陕师大-凯发官方首页
在兰登书屋和企鹅向外界确认他们正在就合并事项进行商讨时,出版社、代理商以及作者们都尽其所能做出应对——玩文字游戏。“兰登企鹅”和“企鹅书屋”等词条遍布twitter,在热闹的表象下,是一种焦躁的情绪在暗涌。
兰登书屋和企鹅合并的官方消息公布后,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大众市场出版社合二为一。出版界的每一个玩家都将受到此次合并的深刻影响,对于出版社、作者和读者来说,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呢?
对出版商的影响
尽管兰登和企鹅的合并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但作为一个商业案例,此次合并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成本降低,市场份额提高,利润得以保障甚至会有所提高。两家大公司联手,要发挥协同效应就更为容易,假设我们把6大出版社分别看作各种合并和并购的成果,那么要理解强强联合带来的优势、效率和品牌效应就要容易得多。
不过,身为其中的普通员工,感受就不一样了。大家所会意的是,合并代表着裁员,这和“重组”等于腾空办公室的商业行话是一码事儿。节省开支都是从基础配备、办公室空间,或者其他一些地方开始下手的,裁员当然也是节流的办法。招募新员工是有必要的,但是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新招募对象主要是数字出版和营销方面的人才。
与日益成为书界大腕的技术和零售巨头相比,这家合并后的新公司仍只是一个小分子。在与这些巨头谈判时,规模很重要,规模就是图书出版的一把量尺。兰登书屋和企鹅合并后,新公司在规模上可以达到整个大众图书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如果亚马逊、nook和苹果想满足读者需求,让读者得到他们想看的书(须知6大出版集团的图书盘踞了畅销书榜绝大部分),那他们就不能得罪强势的出版商,得更公平地和这家新巨头商讨业务。对于出版社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对于6大中未参与合并的成员,以及其他的大型出版社(比如威利、亥伯龙、米夫林等)而言,两大出版社的合并将使竞争更为激烈。如果这一巨头可以以更惠条款和零售商是,是因为仅它一家的销售力将就可以和其他大型出版社的销售合力抗衡,再加上它将采用更新、更富有成效的数字产品和营销策略,其他的出版社要费劲心思才能跟随其后,而且与这一独占鳌头的强势新同行相比,会差得很远。对于中小出版社来说,这样的合并使得差距更大,要说它们会与这家出版巨头竞争,就好比一个小型电子商务平台要向亚马逊叫板一样让人难以置信。
一线曙光:大公司注重大众市场,有时会留下一些被忽略的细分市场和一些尚未被注意到的新市场。在大出版公司重压之下,小型出版社和独立作者仍可以寻求缝隙,找到生机。
对作者和代理商的影响
代理商作出反应通常都比较慢,代理商郁闷似乎因为两个原因:锁定的编辑更少,以及,促使竞争者对抗的机会也会减少。第一个事实已成定局,因为上面提到的效率问题和协同效应必将引发裁员和人员结构的调整。第二个事实也是真的,两家公司合并,原来各自的一些品牌不会保留,很可能会重新组合编辑部门。然而,大多数的大型出版社都要求编辑具有灵活性、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据此提高出版社的竞争力。所以,编辑的自主权还将继续得到保留。
这样的变化会对作者的创作抱负和写作生涯产生影响吗?当然会。音乐行业正在上演艺术家们的耶米利哀歌,原因就在于越来越少的新兴艺术家才能获得走红的机会。因为这个行业希望投资回报,对成名大腕投资有保障;将钱花在尚未被大众认可的音乐人身上,即便他们真的有才也很冒险。这一幕当然早已在图书业上演,兰登、企鹅合并只不过是再次证实了这一事实。
凡把此次合并当成制约发展机会的作者都会怀揣代理人的伤感情绪。如火如荼的数字变革使得作者可以以一种更为灵活、精确的方式制作、出版和营销高质量的图书——他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去找到读者并与读者建立长期的联系,招揽更多的“回头客”。所以越来越频繁地,出版社到自助出版圈里发掘人才,挑选排名靠前的作品,重新包装,再次投入市场,从而推动图书的销售成绩。这个趋势将会持续。两家公司的合并将会给出版业带来一个关注畅销书生产的大公司,原来一堆堆的废稿可能会成功地在数字出版领域找到机会,这对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独立作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对读者的影响
此次合并会导致消费者在购买选择上发生变化吗?会削弱创新的热情吗?美国反垄断协会上个月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他们提出的问题是针对唱片行业的。如今,4个品牌控制了唱片市场90%的份额,六大出版集团对于图书市场的控制力也是如此。环球和百代公司正在讨论合并事宜,这样一来,两家唱片公司将合计持有音乐市场40%的份额,2011年百强唱片中有51张属于联手后的新公司。
美国反垄断协会(aai)会对兰登和企鹅的合并做出类似的回应吗?这是有可能的。或者说aai应该要做出这样的反应。唱片公司在应对盗版问题、内容传播等问题是态度很是强硬,录音公司已经成功粉碎了新兴公司企图通过新的方式向听众提供搜寻、购买和分享音乐资源的念头。看看pandora 、spotify 和grooveshark 的销售报表,答案就明了了。随着电子书价格不断上涨、图书馆对电子书严格的形式要求以及数字凯发官方首页的版权管理的禁止性规定,图书出版商的一举一动都暗示着在书业可能会步唱片业的后尘。
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两家公司合并的事实使得我们可以确定另一件事,我们将迎来更多的企业联合。
亚马逊几乎已经垄断了图书的发行和销售,它正在找寻统治整个图书出版产业的机会——包括对优秀作品进行编辑和预付,对数量庞大的自助出版物提供制作,他们试图扩展所有可能的渠道将图书通过阅读设备呈现给读者。在很大程度上,亚马逊在 “去中介化”的过程中还是比较成功的。
那么出版社将如何反击呢?一些出版社自己就开始了“去中介化”的过程。
如果仅凭一家的市场占比,现有的大型出版社不可能也不会去创建可以与亚马逊抗衡的销售平台。但是,兰登加企鹅就可以凭借联合品牌的分量以及突出的读者忠诚度在销售上自立门户。
如果是那样的话,另一个企业的联合就能说得通了:为了加速他们在销售能力上的建设,企鹅兰登书屋与巴诺书店合并。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不久之前,贝塔斯曼曾短期持有bn.com的大股;可能不久以后,这一切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