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细览页-凯发官方首页
- i s b n:978-7-5613-7832-8
- 邮发代号:
- 出版时间:2017-01-01
-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原价:¥ 380.00
- 会员价:¥ 285.0
- 电子书定价:¥
- 电子书会员价:¥ 0.0
商品介绍
- 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有关心灵的学说,作了一番现代整合,忠实地浓缩了佛法的精华,作出使现代人容易明白的诠释。既有深刻的理论论证,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见性,获得大智慧、大安乐、大自在的具体技术。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学术力作,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 陈兵,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长于佛教思想、佛教禅定学、佛教心理学等方面研究。他以深厚的佛学功底,辅以真修实证,积数十年之功,将佛学精髓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有机的整合,为佛教发展提出了符契佛陀教法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主要著作有《佛陀的智慧》《佛教生死学》《佛法在世间》等。
商品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佛教与心理学(绪论)
第一节 佛教对心的高度重视
一、佛法宗要——心之缘起
二、“一切法中,心为上首”
三、“心理主义”的佛教
第二节 佛教心理学源流
一、原始佛教心理学
二、部派佛教心理学
三、印度大乘心理学
四、印度密乘心理学
五、中国佛教心理学
六、朝鲜、日本、越南佛教心理学
七、近现代西方佛教心理学
第三节 佛教心理学的特质、价值和影响
一、鲜明的出世间特性
二、解行相应、止观双运的方法
三、定散双究,染净同诠
四、正见为导及心灵哲学的发达
五、佛教心理学的价值和影响
第二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上)
第一节 “心”的名义
一、心、意、识
二、“心”的类别及特性
第二节 受、想、行、识四蕴
一、受蕴——感受、情绪、情感、心境
二、想蕴——感知觉、想象
三、行蕴——造作、意志、自我意识
四、识蕴——心王
五、四蕴的运作
第三节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
一、前五识的分工
二、前五识的特点
三、前五识的染净及相应心所
第四节 第六识:意识
一、意识的作用
二、意识的运作状态及种类
三、意识为染净迷悟的关键
第五节 第七识:末那识
一、“思量为性相”,作为意根的末那识
二、恒执内自我的染污末那
三、末那识的相应心所
四、关于末那识必有的论证
五、末那识为“染净依”
第六节 第八识:阿赖耶识
一、阿赖耶识的语义及别称
二、阿赖耶识的摄藏功能
三、阿赖耶识所了境及相应心所
四、阿赖耶识的行相
五、阿赖耶识为染净之本
六、阿赖耶识的真妄
七、关于阿赖耶识必有的论证
第七节 第九识:阿摩罗识
一、真识、如来藏识、根本心、泥洹识、阿摩罗识
二、作为佛等圣众清净心的真常心、阿摩罗识
三、凡夫本具的真心、阿摩罗识
四、从结构论建立第九识
五、以真心为心的体性而立或不立第九识
六、从结构论反对立第九识
七、关于第九识争议的评议
第三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中)
第一节 无记及不定心所法
一、遍行心所法
二、别境心所法
三、不定心所法
第二节 善心所法
一、唯识学十一种善心所
二、对善心所法的补充
第三节 不善心所法及烦恼的辨认
一、六大根本烦恼
二、随烦恼
三、烦恼的种种归纳
四、对不善心所法的补充
五、烦恼的特点与过患
第四节 八十九心与百二十一心
一、善心
二、不善心
三、异熟心
四、唯作心
第五节 百六十世间心与八十性妄
一、《大日经》百六十世间心
二、八十性妄
第四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下)
第一节 四分与三量
一、诸识之四分
二、“量”——认识
三、现量
四、比量
五、非量
第二节 分别与思维
一、三种分别
二、其它诸种分别
三、审虑与寻思
第三节 梦
一、梦的定义、性质与作用
二、梦的种类及成因
三、梦兆与占梦
四、梦与修行
第四节 佛教心理内容说总论
一、心识层次和心理内容的总结补充
二、心所法属性的检讨
三、人心的阴阳及运动规律
四、心——奇妙的超巨系统
第五章 心识与业的生起
第一节 心识生起的因缘(上)
一、入、处、界及三缘生识
二、眼等五根
三、意根
四、七、八二识之根
五、二十二根
第二节 心识生起的因缘(下)
六、八识所缘境
七、与根、尘和合的识
八、四缘生识
九、九缘、二十四缘生识
十、社会性认知形成的因缘
第三节 一念心生灭的过程
.......略
"));